在拿到美國簽證后,并不意味著你就得到了進入美國的通行證。為確保入境者遵守美國法律,邊防人員及海關會對入境者進行抽查面試,但您也無需對此忐忑不安,在出行前仔細了解出入境的流程,相信在入境的時候您會得心應手,從容應對。
一、檢查入境手續(xù)
1. 旅客被引導到入境檢查室,按照入境簽證的不同,排隊等候檢查。持非移民簽證者(F1) 應排在nonresidents(非移民)的隊伍,持移民簽證或綠卡者在citizens/residents(居民)的行列。
2. 到你受檢時,將護照、海關申報單CUSTOMS DECLARATION一并交給移民官查驗。要知道,持有護照及簽證并不保證可以入境。因為簽證只給持有人要求入境之權,準其入境與否,則在移民官身上。移民官會核對「黑名單」,看看該外國人是否在榜上,如果過去在移民局有過不良記錄,例如曾被遞解出境,則入境時即有麻煩。
美國已取消I-94出入境表格的填寫,因此只需填寫海關申報單。
3. 照慣例,移民局官員會問你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最主要的是確定你來美之后的住所地、來美的目的、及攜帶多少錢等。
過了邊防這一步之后,就成功了一大半了。邊防會在您的護照上敲上簽證類型及停留期限,只要在此期限之前回國即可。
二、入境檢查具體流程
臨行前,準備好有效旅行證件
為避免搭乘的交通班次出現問題或延誤,務必帶齊護照、機票、個人旅行用品,并做好出境各項準備工作。
在去美飛機上填妥海關申請表
在赴美途中的飛機上,乘務員會向旅客散發(fā)I-94表(即抵達/離境記錄表)和美國的海關申報表。入境者可事先填寫這兩個表,以便加快通關速度。
抵達機場后,前往被檢查區(qū)
移民官會檢查入境者所持的證件及有效簽證,掃描入境者的指紋和拍照進行比對,以確保入境者確實是之前在其國內的美國使領館拿到赴美簽證的人。
可能被要求前往二次檢查區(qū)
如移民官對入境者有所懷疑,或者被隨機抽查時,登機證上就會被蓋上SSSS字樣,入境者需要到二次檢查區(qū)域等候檢查。入境者需要脫掉鞋子和腰帶,外衣如有金屬品,可能會被要求脫下檢查。
獲準入境
允許入境后,移民官會在入境者的I-94表上蓋章并注明入境日期、簽證身份以及在美停留期限,并收取表的上半部分。
通過海關檢查,離開機場
到相應的行李傳送帶上領取托運行李。海關官員將收取海關申報表,并可能對入境者的行李是否有違禁品及是否征稅進行檢查。
請注意:從2003年1月開始,tsa規(guī)定所有進入美國機場的行李必須打開接受檢查,同時tsa發(fā)出警告:除非使用tsa認證的鎖,否則被檢查行李要么不要上鎖,要么海關就有權撬開破壞被檢查的行李鎖。 這種鎖的正反兩面一定有一個紅色的菱形標志,海關只要看到那個標志,就知道要拿鑰匙開鎖(鎖底部有注明對應鑰匙號碼),而不會撬開破壞。開啟TSA鎖有兩種方法:一個是消費者自己設定的密碼,另一個則是海關專用的鑰匙,海關手上都有一份TSA開鎖鑰匙。
請注意:TSA鎖不配鑰匙!那個鎖孔是設計為海關人員開啟的,海關安檢人員有專用鑰匙,我們消費者是用密碼開鎖。
請注意:務必不要帶有僥幸心理偷偷在行李中私藏違禁物品,違者很可能處以沒收甚至罰款的處罰。
通過海關和邊防檢查的最后一站后,就可以離開機場或轉機。
三、出入境美國時需注意什么?
無論入境美國或從美國出境,僅可以隨身攜帶不超過100毫升容量的容器盛裝的液體、凝膠體和氣霧劑,并放置于一個1升大小的拉邊開蓋的袋子中。
均嚴禁攜帶刀具、動物、植物、種子、食物(肉類)和水果入境。
如果攜帶超過1萬美元的現金進入美國必須申報,否則會被海關沒收。
托運行李時請務必注意:證件、機票、任何種類的現金及貴重物品、膠卷千萬不能托運。
入出境時,注意言行,不要亂說有關炸彈、恐怖主義的話題。
一般常用的處方中西藥可攜帶通過安檢處,但有時可能要求您出示需求證明。中藥類產品必須是無寄生類植物。珍貴的中藥材如蛇膽、豹骨、虎皮、鹿茸等屬于保育類動物,嚴禁攜入美國,寄生類植物如兔絲子、石斛等也禁止攜入,作為中藥的陳皮也在禁止之列。
某些受美國制裁的特定國家的產品——包括朝鮮或古巴的產品,都不能帶進美國。
盜版的美國書籍及錄音、錄影帶,仿冒品,包括仿冒的美國名牌服裝、鞋帽、電子產品等商品,一律嚴禁攜帶,一經發(fā)現罰款額可高達數千甚至是上萬美元,甚至還會貪上官司。
美國“不準入境”名單---
陳皮、牛黃解毒丸、熊膽粉
蛇膽、燕窩、鹿茸、紫糯米
肉類、牲畜、禽類、蛋類
有明顯氣味的調味品,如花椒等也不準入境。
蔬菜、水果以及種子
假名牌、盜版書籍和音像制品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