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請客和中國人有何不同?
來源:http://www.qianhuaweb.com/2015/0922/2962051.shtml作者:北美購房網(wǎng)
掃一掃,隨時看
中國和美國有不少的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這也體現(xiàn)在如何辦聚會(party)上。在我們國家,誰家請客辦party,都要好好地招待來賓,吃喝全管不說,還不能差了。東西還一定要有剩,否則多丟份,顯得小氣不熱情。
中國人好客,寧肯自己過后啃饅頭,也要把家里的好東西拿出來給客人吃的。要的就是面子。要的就是爭口氣。可是美國人辦派對卻讓要客人自帶吃喝,按我們的觀點,這成何體統(tǒng),如果窮不起,就別辦。
在美國生活過的人,對這種客人自帶吃喝的聚會都不陌生,甚至都習以為常了。這種 Party 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Potluck”。這不僅是美國人最經(jīng)常舉行的一種典型聚會形式,也是在美國的華人間最流行的party方式。
這種party,主人提供場所,小點心,部分飲料或者飯后甜點什么的。來賓每人帶份自己做的吃的。實在不會做或沒時間做的,可以去買食品、水果、或酒等帶 來。聚會之前大家還可以協(xié)商下每個人要帶東西的種類:如沙拉,肉,甜點,飲料等。以避免不均勻分布。這樣的聚會主人不會因為準備飯菜壓力太大,可以邀請很多人來參加。而參加的人越多,食物的就更多樣化。大家一起分享食物。每個人都能吃到很多種類的東西。
中國人很注重吃。生活中吃是重點。每天花不少時間在準備一日三餐上。大部分人下班回家主要的活動就是忙做飯,吃飯。散粉思考者發(fā)現(xiàn)美國人大多不愿意在做飯和吃飯上花時間。吃得比較簡單。省下時間發(fā)展個人愛好或者陪伴家人,一起做些Fun的事情。
美國人還特別不愿意花時間等飯,所以各種快餐店如麥當勞,肯德基,比薩,Arby,subway(賽百味)到處都是。而且有專門的“drive through”通道,車上的人不必要下車,看著路邊的大牌子上的菜單,通過對講機定飯,然后駛到第一個窗口刷卡交錢,再駛到第二個窗口拿食物。真是名副 其實的快餐。在美國即便是不去上班的家庭主婦也都不天天做飯。據(jù)散粉思考者所知,很多人一個星期只做2-3次飯。全家一起外出就餐或者買外賣的次數(shù)不少。
也許正是美國人不愿意在吃上花太多時間,才讓“Potluck”流行起來吧。主辦這種聚會,主人沒有做飯的負重,所以可以常常舉辦,或者輪流舉辦。所以美國人的party很多?腿嗣咳藥б环莶藖,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宴會.食物琳瑯滿目。每個人能嘗到幾十種其他人的菜。
最關鍵的是,吃喝在聚會上不是最主要的事情,這種聚會的目的是給大家一種交流和娛樂的平臺,舊朋友相聚,結識新朋友,沒有壓力的聚會讓整個氣氛輕松愉快。 這種聚會不局限于親友,或者朋友之間,甚至傳播到其他領域。比如,現(xiàn)在職場同事間的聚會也往往采取這種形式,在繁忙工作之外聯(lián)絡彼此感情。甚至在上班時間 大家以這種方式以很輕松地一起慶祝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等等。
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美國人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