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購房網】投資美國房產是否有助于解決中國高凈值人群面對的難題?
掃一掃,隨時看
【北美購房網】投資美國房產是否有助于解決中國高凈值人群面對的難題?
當創(chuàng)富一代逐漸步入退休年齡,他們的財富傳承將面臨怎樣的難題?今天小樂就帶大家來看看高凈值人群大畫像,通過大數據來看看富人們關心的問題及所遇到的難題。
近日,興業(yè)銀行攜手波士頓(投資)咨詢公司 (BCG) 發(fā)布《中國財富傳承市場發(fā)展報告:超越財富承啟未來》稱,改革開放四十年催生了中國第一批以企業(yè)家為主的高凈值人群,伴隨這批創(chuàng)富一代集中步入退休年齡,中國高凈值家庭“財富傳承”的需求日漸凸顯。
據測算,未來五年,中國步入財富傳承期的超高凈值客戶家庭將增長至 22 萬戶,累計擁有超過 20 萬億元的家庭可投資金融資產,以及可能數倍于此的投資不動產和企業(yè)股權。
高凈值人群畫像
過去四十年,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時代機遇,中國以企業(yè)家為主體的第一批高凈值人群誕生。
根據興業(yè)銀行與波士頓咨詢公司 (BCG) 最新發(fā)布的《中國私人銀行 2017:十年蝶變、十年展望》,截至 2016 年底,中國高凈值家庭數量已超過 210 萬
戶,擁有 54 萬億可投資金融資產。未來五年,預計高凈值家庭數量將繼續(xù)以13%的增速持續(xù)增長至 400 萬戶,擁有超過 110 萬億的個人金融財富。
中國財富市場是一個典型的“新富”市場,這些創(chuàng)富一代多生于上個世紀 50-60 年代,80 年代末陸續(xù)開始下海經商。數據顯示,創(chuàng)辦企業(yè)獲利是他們最主要的財富來源,占比約 50%,投資獲利、工資和福利積累各 20%,此外少部分來自于繼承父輩財產。
從年齡分布上看,中國高凈值人士目前多集中在 40-60 歲。不過,有意思的是,39 歲以下的年輕群體在近年來有增加趨勢。
中國創(chuàng)富一代經歷了獨特的時代變遷,把握改革開放的機遇,從 0 到 1,實現了家庭財富的快速原始積累。這樣一個充滿變革與機遇的時代,賦予了高凈值個人、家庭和企業(yè)許多有別與歐美“老錢傳承”的獨特性和復雜性。
第一、家業(yè)不分,權屬不清。首先,中國的第一代企業(yè)家多是白手起家,在企業(yè)發(fā)展初始階段,往往是舉全部身家,全心投入經營,企業(yè)資產、家庭資產和個人資產往往混雜在一起,中國企業(yè)家從心態(tài)上也未將企業(yè)和家業(yè)進行明確分離。其次,過去 40 年中國的市場環(huán)境處于動態(tài)發(fā)展完善中。在資本原始積累期,由于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中國創(chuàng)富一代在企業(yè)經營過程中,也遺留了一些處于灰色地帶的資產/負債權屬問題,如親戚間資產代持、朋友間互保及其可能導致的隱性負債等,在財富傳承過程中可能面臨風險。最后,由于企業(yè)和家庭財富積累均處于發(fā)展初期,中國高凈值人士資產往往過于集中在企業(yè)本身或相關房地產投資,財富配置分散化不足。
第二、家事復雜,重視隱私。中國高凈值人群經歷了時代和家庭財富的快速變
化,容易出現一些家庭關系問題,包括家族成員分散持股、婚姻變化及非婚生
子女等復雜家庭關系,并引發(fā)財富分配矛盾。由于上述家業(yè)關系的復雜性,中
國高凈值人士往往非常重視隱私保護,這本身也是財富傳承籌劃的挑戰(zhàn)。
第三、代際差異日漸明顯。中國高凈值人群的財富傳承是從創(chuàng)一代到富二代,
與歐美“老錢”已經經歷了多代傳承有鮮明差異——加上時代劇烈變遷,中國
兩代人的成長環(huán)境、生活閱歷、個人興趣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對于家族企業(yè)和
財富管理的目的、方式和未來規(guī)劃容易產生分歧。例如,針對家族企業(yè)管理,
是否接手家族企業(yè)、是否堅守傳統(tǒng)行業(yè)、采用何種管理方式等都是近年來企業(yè)
傳承討論的焦點;針對家族財富管理,兩代人在風險偏好、產品與服務需求、海外資產配置等領域也呈現出日漸明顯的分化趨勢。
調研顯示,盡管多數企業(yè)主仍然希望由子女來繼承企業(yè),但“富二代”的接班意愿并不高,14%的家族企業(yè)二代明確表示不愿意接班,高達 45%的二代對于接班的態(tài)度尚不明確。大量富二代甚至直接放棄父輩從事的原有傳統(tǒng)行業(yè),直接投身于金融市場。此外,大部分富二代的海外教育背景,也導致其對企業(yè)管理的理念與父輩及企業(yè)元老有較大差異。
第四、境外身份及存量財富安排。興業(yè)銀行與 BCG 2016 年開展的私人銀行客戶調研顯示,27%的受訪者擁有海外資產,這一比例在資產規(guī)模超過 1 億的超高凈值客戶中高達 55%;而已經布局海外資產的客戶中,近兩成已經移民(參閱圖 3)。對于這群已經移民國外或在海外有企業(yè)經營活動和資產布局的高凈值家庭而言,財富傳承還面臨不同國家/地區(qū)法律監(jiān)管政策的挑戰(zhàn),甚至可能需要繳納多重稅務,或面臨之前所做財富傳承安排不被法律認可的不確定性。
高凈值家庭財富傳承大幕開啟
財富的快速積累、創(chuàng)一代進入退休及富二代逐步成年、以及政策刺激共同促使財富傳承高峰時代的來臨,家族財富傳承規(guī)劃被更多高凈值家庭提上日程。
根據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家族企業(yè)委員會 2015 年發(fā)布的《中國家族企業(yè)傳承報告》,在抽樣的 839 家家族控股企業(yè)中,僅有 92 家企業(yè)基本完成了企業(yè)主
的更替,而 89%的企業(yè)仍然處于第一代創(chuàng)始人的管理控制之下?梢灶A見,未來數年將會是中國高凈值人群,特別是第一代民營企業(yè)家陸續(xù)進入和完成家族企業(yè)與財富交接傳承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創(chuàng)富、守富、傳富的平穩(wěn)過渡,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已經成為中國高凈值家庭最為關切的熱點。
據測算,未來五年,中國步入財富傳承期的高凈值客戶家庭(年齡超過 50 歲且家庭可投資金融資產在 3000 萬以上)將增長至 22 萬戶,擁有的總可投資金融資產超過 20 萬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還未包括數倍于此的投資不動產和企業(yè)股權。
興業(yè)銀行客戶調研數據顯示,45%的受訪者已經或 3 年內會積極考慮財富傳承,其中子女年齡增長(需要開始考慮家產分配)和潛在政策刺激(如遺產稅)是兩大動因。
與一般的財富管理不同,財富傳承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復雜的法律、稅務和家庭關系安排,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風險隔離、基業(yè)永續(xù)、家財穩(wěn)固和個性化傳承”四大根本性需求。
需求一:風險隔離。核心是需要確保傳承資產的合法性和獨立性。由于家業(yè)不
分、家庭關系復雜、個人隱性負債等問題,中國高凈值人士在進行財富傳承安
排時,風險隔離是最基本的需求,需要在個人、家庭、企業(yè)和其他利益相關方
之間建立起防火墻機制。例如創(chuàng)業(yè)者希望確保未來企業(yè)經營的負債和風險不會
影響家庭財富安全;再如,父母為避免子女婚姻破裂分流家族財富,希望通過
合法的方式實現子女婚前財產的認定和保護等。
需求二:基業(yè)永續(xù)。核心是通過企業(yè)所有權、經營權、受益權的合理安排最大
程度實現企業(yè)平穩(wěn)過渡和家族持續(xù)受益。民營企業(yè)家關心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
企業(yè)接班問題。雖然很多企業(yè)主傾向于讓子女或家族成員繼承企業(yè),或者保證
家族對企業(yè)的持續(xù)控制權,但子女的接班意愿、復雜家庭關系等都會給企業(yè)傳承安排帶來挑戰(zhàn)。
需求三:家財穩(wěn)固。核心是已積累財富的長期穩(wěn)定增值。過去,中國的高凈值人士經歷了財富快速積累的黃金時代,也習慣于追逐高收益。但是當財富管理的主要目的從創(chuàng)富轉向守富和傳富時,財富管理的理念、方法都需要發(fā)生變化。一方面,財富管理的目標周期拉長,高凈值人群需要樹立中長期投資的理念,調整對回報和波動率的預期。另一方面,從國際經驗看,財富的代際傳承也伴隨著資產配置不斷多元化和分散化的過程,需要更加重視大類資產配置。另外,由于很多高凈值客戶已經移民海外或擁有大量境外資產,要綜合考量不同國家/地區(qū)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異同和對財富傳承的影響,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長期、綜合規(guī)劃。
需求四:個性化傳承。核心是滿足高凈值客戶個性化的財富傳承意愿。中國人極為重視血緣親情,許多高凈值人士財富傳承的目的不僅是要保障子孫后代生活無憂,更希望后輩品行正直,有所成就。因此,在財富傳承中,往往需要通過設計財富分配條款,在保證子女基本生活的同時,激勵或規(guī)范繼承人的行為。對于婚姻和家庭關系復雜的高凈值人士,則希望通過合理的規(guī)劃和設計,對財富進行有效分配,以避免家庭矛盾的產生。一些獨生子女家庭,可能面臨二代“敗家子”風險,希望能夠跨越第二代,對第三代甚至更后輩做出更長期的安排。
"富不過三代"魔咒如何打破?
從國內可使用的工具來看,高凈值客戶家庭的財富傳承方式主要包括遺囑、保險、婚姻協(xié)議、代持、家族信托等。其中遺囑、婚姻協(xié)議較為常見,代持的情況則相對較少。近年來,高凈值客戶家庭對保險、家族信托等金融工具的使用需求正在不斷增加。
此外,也有不少高凈值家庭選擇增加海外資產配置,甚至直接移民海外。
1、海外投資及移民
興業(yè)銀行與 BCG 2016 年開展的私人銀行客戶調研顯示,27%的受訪者擁有海
外資產,這一比例在資產規(guī)模超過 1 億的超高凈值客戶中高達 55%。而已經布
局海外資產的客戶中,19%的人已經移民,財富越多移民比例越高。
2、大額保單
很多高凈值客戶選擇購買大額保單,將商業(yè)保險視為最為信賴的財富保障的傳
承方式之一。這種方式的最大優(yōu)點是操作簡單,子女作為受益人直接拿保險合
同約定的理賠資料就可以到保險公司領取保險金,可以避免作為遺產要先償還
債務的問題,同時避免婚姻關系造成的財產混同。
3、家族信托
由于信托在風險隔離、企業(yè)傳承、財富管理和個性化傳承這四大方面的強大功能,從全球來看,已成為家族財富傳承規(guī)劃中應用最廣泛的工具。
以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傳承為例,通過完善的頂層規(guī)劃和信托、基金會等多個工具的靈活運用,洛克菲勒家族歷經六代傳承,迄今依然是美國最為富有的家族之一,且內部從未引發(fā)任何爭產風波,成為全球家族傳承的典范。
自 2012 年平安信托推出第一單家族信托落地,中國家族信托試水不斷升溫,
5 年來發(fā)展迅速,信托公司、商業(yè)銀行私人銀行、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律所等各類機構紛紛布局。
從客戶調研結果看,中資銀行私人銀行成為最受客戶青睞的合作機構,信托公司也受到 38%的高凈值人士歡迎。與此同時,經過 5 年市場培育,已有超過四成高凈值人士正在或計劃在三年內開始使用信托服務,而這些家庭最看重信托保障財富安全、幫助財富增值及稅務籌劃等三大功能。
報告總結興業(yè)銀行家族信托業(yè)務開展的經驗,發(fā)現越來越多的高凈值家庭開始運用信托工具應對家業(yè)傳承的需求,并在具體應用上展現出四大特點:從客群來看,以民營企業(yè)主和女性為主;從種類來看,以資金類信托為主;從目的來看,以實現資產隔離和個性化傳承為主;從工具來看,以小規(guī)模境內家族信托為主要試水工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實施層面,目前中國家族信托仍然面臨一些外部條件的制約:一是信托財產登記制度缺乏具體操作規(guī)定;二是配套法律制度不足;三是信托稅收制度不明確。
由于上述隱患,一些國內客戶出于更好的資產隔離效果、隱私保護等因素,傾向于選擇境外離岸信托。但是,由于不同信托結構和所在地的法律、稅務、投
資監(jiān)管要求千差萬別,對其最終的法律效力將會產生巨大影響。加之離岸信托
通常結構復雜、設立流程冗長,并非一定優(yōu)于境內信托,因此需要根據自身需
求進行綜合考量。
中國富人中究竟多少人靠炒股炒房成富豪?
高凈值人群:1.9 億元資產才能達到財富自由門檻……
《報告》稱,中國高凈值人群認為 1.9 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才能達到財富自由的門檻,財富自由門檻值與富豪資產成正比,其中,千萬級高凈值人群認為財富自由門檻為 1.6 億元;而億萬級別的高凈值人群則認為平均要 3.6 億元才是財富自由的門檻。
炒股炒房炒成富豪,難度究竟有多大?
6 月 30 日,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中國私人銀行行業(yè)發(fā)展報告》稱,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正呈現加速全球資產配置、家族財富管理服務快速發(fā)展、依靠增值服務搶占客戶資源等趨勢。
在過去 30 多年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中國國民財富迅速積累并形成了獨立的高凈值群體!2016 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財富總值達 23 萬億美元,較 2015 年增加 2000 億美元,僅次于美國與日本。不僅如此,根據
《2016 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的數據顯示,中國(含港澳臺地區(qū))以 568 位十億美金富豪人數首次超越美國。
此外,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以擁有 5 萬至 50 萬美元的財富來界定中產階級成年人)為全球之冠,高達 1.09 億人。而根據《報告》顯示,中國千萬高凈值人群主要由企業(yè)主、炒房者、職業(yè)股民、金領組成。
職業(yè)股民富豪敵不過炒房富豪
數據顯示,截止 2016 年,中國大陸地區(qū)中國千萬級高凈值人群數量為 134 萬,比去年增加 13 萬人,增長率達 10.7%;億萬高凈值人群為 8.9 萬,比去年增加 1.1 萬人。
而在這百萬的千萬高凈值人群中,炒股炒成千萬富豪的不在少數!秷蟾妗贩Q,中國千萬高凈值人群中有 10%的職業(yè)股民,也就是約 13 萬左右。他們是從事股票、期貨等金融投資的專業(yè)人士,這部分人群隨著中國股市的回落,比例下跌至 10%。在他們的財富中,現金及股票占到其總財富的 43%,職業(yè)股民平均擁有 370 萬元以上自主房產、160 萬元以上投資型性房產和價值 40 萬以上的汽車。
相比炒股炒成富豪,通過炒房致富的概率更高。
中國千萬高凈值人群中炒房者的占比達 15%,這一比例比 2015 年增加 5%。而一線城市的房價猛漲,是這部分人群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房產投資占到他們總資產的 89%,現金及有價證券占比為 6%。
不過,數據也告訴我們,中國人致富的主要途徑不是靠“炒”來的,踏實工作才是正道。
企業(yè)主(占 55%)和金領(占 20%)仍是千萬高凈值人群的主力。其中,金
領主要包括大型企業(yè)集團、跨國公司的高層人士,他們擁有公司股份、高昂的
年薪、分紅等來保證穩(wěn)定的高收入。這部分人群的占比一直比較穩(wěn)定。他們的
財富中現金及有價證券的占比增至 25%,且擁有 470 萬以上的自住房產和價值
40 萬以上的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普通人看來,千萬級資產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但富人們的目標顯然更高,而且越有錢的人對財務自由的門檻設定的越高。
《報告》稱,中國高凈值人群認為 1.9 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才能達到財富自由的門檻,財富自由門檻值與富豪資產成正比,其中,千萬級高凈值人群認為財富自由門檻為 1.6 億元;而億萬級別的高凈值人群則認為平均要 3.6 億元才是財富自由的門檻。
超五成富人最關心人民幣貶值
錢多了之后就會考慮如何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而越來越多的富人開始關注全球資產配置!秷蟾妗贩Q,從實際調研數據看,88%的高凈值人群表示對全球金融環(huán)境非常關心 ,超過五成的人最為關心人民幣貶值問題,其次對美元匯率和海外理財也有相當高的關注度。
調查顯示,高凈值人群平均海外金融投資額為 398 萬元人民幣,其中 200-500 萬的人群占比最多。分散風險、子女教育和移民是高凈值人群海外金融投資的三大主要原因。在海外金融投資的方式上,外匯存款的投資比例最高,為
31%;其次是基金,占 15%,保險、股票以及標準理財產品均有超過 10%的占比。超過三成比例的高凈值人群表示美國是他們海外投資金融產品最多的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熱衷的買房傳統(tǒng),在海外資產配置中也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從最受歡迎的海外置業(yè)國家看,美國以 66.1%的選擇率位居中國高凈值人群海外置業(yè)國家的首選,排名前五位的國家依次還有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和日本。
在房產所在區(qū)域上,高凈值人群會優(yōu)先考慮購買核心地段的“市中心”房產,其次是能夠更好地融入當地社區(qū)的華人聚集地置業(yè),排在第三的是為子女海外教育考慮的學區(qū)房。
富人最感興趣的話題:健康養(yǎng)生
中國越來越龐大的高凈值群體也催生了私人銀行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銀行(甚至包括城商行)也都開始設立私人銀行部門。為了搶奪高凈值客戶資源,提供增值服務(指非金融服務)成為各家銀行競爭的利器,這也成為國內私人銀行與零售銀行的最主要差異。
從行業(yè)看,境內中資商業(yè)銀行通常有 4-8 種服務作為標配,又重點打造 1-2 項本行的核心項目,主要圍繞健康管理、機場貴賓廳、子女教育、旅游等方面展開。
各家銀行從上述幾大方面展開來吸引客戶也是“投其所好”。
數據顯示,在高凈值人群感興趣的話題上,2015 年和 2016 年的差異較為明顯。高凈值人群 2015 年最感興趣的是金融投資,而到了 2016 年,這一項僅排在第三位,排在首位的則是健康養(yǎng)生。體育運動以 29%的比例排名第二,跑步依舊是高凈值人群最喜愛的運動方式,其次是游泳、瑜伽和快走。此外,時事新聞、旅游度假等均是高凈值人群感興趣的話題。
另外,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群計劃送子女出國,且選擇子女出國留學的階段低齡化比較明顯!秷蟾妗贩Q,雖然單個學齡階段仍是大學本科占比最高,但從總體看,選擇在高中及以下學齡階段的人群占比是最多的。同時低齡化趨勢與
家庭經濟狀況也是成正相關,家庭年收入在 600 萬以上的人群選擇高中送子女出國的比例高達 51.9%,大學的比例則在 43.3%。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投資美國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