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驅趕和清除,他們選擇為窮人提供更有尊嚴的住所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qMPHKouU-38FGypWCiodhQ作者:北美購房網
掃一掃,隨時看
當我們還不能提供給這些人一個住所的時候,
有人已經考慮為他們提供“尊嚴”
最近,莫名其妙地,關于“低Duan人口”的所有討論在地球上的一個小角落成為了永遠也打不開的404。但同一時間,在地球的另外一端,一群年輕的設計師正在進行著類似議題的,腦洞大開的討論,并且給出了也許可行的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紐約如同中國的北上廣一樣,人口擁擠、寸土寸金,貧富差距頗大。一部分人雖然身在都市里,卻仍然負擔不起這里的高額房價,甚至租不起一套市中心的一間臥室。
而這座城市留給游客最深的恐怕不是朋友圈曬出的那些高大上的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園和帝國大廈,而是繁華城市背后的另一面——蹲在街角、衣衫不整的流浪漢。
根據官方統(tǒng)計,從2012年起,紐約的流浪人口已經飆升到40%。而美國專門服務于流浪者的政府部門將這樣的問題歸結為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匱乏和工資上漲的停滯不前。盡管目前美國國土安全部每年花費將近1.2億美金來解決城市流浪漢安置問題,但這些收容所仍然不能為街頭的流浪漢提供足夠的床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開展了一場又一場沒有結果的討論。
但在這些討論中,一張設計圖紙吸引了不少政府官員和媒體的注意。而遞交這張圖紙的名為Framlab的設計機構為這次的設計項目取了一個標題:有家(Homed)。
他們在項目首頁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創(chuàng)造一個保有尊嚴的收容所。
通過這樣的城市設計,這些年輕的設計師希望能夠提供給那些城市中負擔不起房費的窮人,甚至是流浪漢,一平米住處、一張床、一盞燈、一個能沖澡的地方以及更重要的,一點尊嚴。
和其他大多數以往設計不同的是,這些年輕的設計師堅決表示這樣對于低收入人群和流浪者的關愛,并不會讓城市看起來更臟、更亂,甚至會讓這里的建筑看起來更加現(xiàn)代和時尚。
“這是一個雙贏的城市設計。”設計這款“空中樓閣”的設計機構這樣解釋。
在公開的設計圖紙中,F(xiàn)ramlab希望通過在已經建好的紐約建筑外墻加蓋這樣的錯落疊加在一起的蜂窩式的空中樓閣。
建造前,流浪漢隨處可見:
建造后,流浪漢可以被安置在空中樓閣中。
它的外觀是這樣的:
這樣豆莢形式的蜂窩塊跌落在一起,被搭建在大樓沒有窗戶的那扇外墻上。一棟普普通通的低矮建筑竟然可以建造95個這樣的“家”,提供給低收入流浪者。
設計理念中,玻璃應該由裝配了薄膜二極管材料的智能玻璃組成——這樣可以保持室內的隱私,即室內的人可以看向屋外,但屋外的人只能看到廣告或者反光玻璃。
此外,外觀既可以是玻璃,也可以被搭建成一個大屏幕用來展示廣告。這樣做,不但不會毀壞城市建筑的整體性,反而帶來了更多審美以及廣告收益。
走進每一個蜂窩內部,都是這樣一個形狀不規(guī)則的“家”,既曬得到足夠的陽光,也能放得下足夠完備的必要家具。
根據Framlab公開的設計文案來看,“家”中的很多家具都是3D打印的。這樣既可以輕松滿足不規(guī)則的形狀設計,也可能降低成本。
每一個獨立的房間包含一個可以上鎖的門,一個小的儲物壁櫥,一個固定在墻體的床,一個書桌,一個外接電源,以及可以加熱和制冷的空調。
可以說,對于流浪者來說,絕對是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家”。
更貼心的是,一些特定的“豆莢”會被安排做淋浴和衛(wèi)生間。
“你可能不知道洗一個熱水澡對于紐約冬天街頭的流浪漢來說是多么奢侈的一個想法。”設計師這樣說。
而衛(wèi)生間更加重要——如果不想讓流浪漢隨地大小便影響城市的市容,也許我們應該考慮的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上廁所的地方。他說。
“我們知道我們的設計并不能完全解決城市的貧窮人口問題,我們也清楚這些改變可能更多倚靠的是政府的規(guī)劃和政策的制定,但是作為建筑設計師,我們也希望成為整個進程中的推動者。”Framlab在官網上這樣解釋自己的初衷。
除了Framlab外,更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城市建造者也同樣在努力維護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底線以及尊嚴。
在美國西海岸的一些重要城市,同樣被各種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困擾著。
在擁有4000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的波特蘭市,一群來自Multnomah County Idea lab的設計師正在和政府一起踐行一個名為“給你一個小家”的城市規(guī)劃項目。他們設計了這種小型的可移動的睡眠艙。
政府開始參與通過補貼說服普通民眾提供自家后院,來置放這些睡眠艙。提供后院的居民除了可以拿到政府補貼外,還可以額外向低收入人群收取低價房租。
“我們不能一些人供不起高額的房租就認定他們低人一等、品德敗壞。”一位居民這樣對記者說。
在流浪漢問題更嚴重的舊金山灣區(qū),一些有責任心的房地產開發(fā)商已經和政府達成協(xié)議,開始用集裝箱改造的簡易房來解決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
目前這些微型住房已經被海運到舊金山附近的奧克蘭海港,且都是可供流浪漢拎包入住的狀態(tài)。
“雖然面積非常非常小,但我想,這能讓他們在這個冬天住得稍微舒服一點,有尊嚴一點。”設計師這樣表述。
其實除了美國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也正在嘗試解決這樣的問題。
在英國倫敦,一大片早前被廢棄的土地,在今年8月被正式征用搭建集裝箱樓房。
這里的每一個房間都是一個集裝箱,建造起來也并不復雜。
建造這樣一個集裝箱樓群需要14周。它已經解決了倫敦132個居無定所的人的住房問題。
消滅貧困不等于消滅窮人。前者,是負責的態(tài)度。后者是懶政的說辭。
平心而論,我不能說這些發(fā)達國家的大都市的流浪漢問題比北京、上海等地的同類問題;也不能斷言這些城市的解決方案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某些人口中的“低Duan人口”問題。
但是至少,我們仍然能看到這些城市的政府、城市設計師、房地產開發(fā)商公開發(fā)表言論表示不會放棄、拋棄那些城市的邊緣人。我們還能看到這些人在努力,在嘗試找出一個最優(yōu)解。因為這些人都相信,幫助城市中的一部分人解決自己的基本生存需要是他們身上的責任和擔子。
相對比某個城市“消滅窮人”,驅逐窮人的一刀切做法,這樣的故事總是能溫暖人心。
而和某城市政府執(zhí)行驅逐窮人決定時的粗暴,可能下面這段在安置流浪漢時,美國警察叔叔教這家的小女兒玩跳格子游戲的視頻能讓你感受到一個城市的溫度。
大風刮起,四九城外的這個冬天,有點兒冷。
在北美購房網公眾號對話框,直接回復城市名稱如“紐約”“西雅圖(公寓)”即
本網注明“來源:北美購房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北美購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美購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標簽:比起驅趕和清除,他們選擇為窮人提供更有尊嚴的住所